今天(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36%,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长者人群的主要疾病。《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指出,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髋部骨折病例为23万。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36%
骨质疏松发生多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周身骨骼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特别说明的是,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愈合慢,甚至导致卧床不起危及生命。
年纪大了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人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营养吸收能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量及骨质下降。45岁以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骨量下降且流失加快、骨骼中空隙增加、容易形成骨质疏松。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抗病毒感染药物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防治骨质疏松 应避免认知误区
生活中,常常发现人们对骨质疏松症这一常见疾病的认知还存在明显不足,甚至存在防治误区。很多人认为,喝牛奶、喝骨头汤补钙就能防止骨质疏松,也有人认为,得了骨质疏松就不能运动了。
那正确的防治方式是什么呢?
一、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饮食补充钙、磷、维生素 D,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钙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材料,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应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特别是对于长者要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钙制剂。
另外应注意磷的适量摄入,维持食物合理的钙磷比值。维生素 D可以增加肠钙吸收。增加富含维生素 D 的膳食,保证每日阳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应保证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并保证优质蛋白质占一定的比例。
高盐饮食导致钙丢失严重,血钙减少,所以应低盐饮食。维生素 C参与骨有机基质的合成,长者应多食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新鲜的蔬菜还能保证维生素 K 的摄入,可以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另外还应戒烟限酒,不宜长期饮用咖啡,这些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患病的人,倡导要经过专业医生临床营养检测分析,由营养师或者医生开具的特殊医学食品进行营养补充。
二、合理运动,加固骨质基础
根据《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发表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久坐不动会导致骨密度降低,使骨头变“脆”,增加骨折风险。
保证骨骼的健康,除了补,还应练。合理的运动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帮助进一步加固骨质基础。选择强度合适的户外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度及灵活性,帮助保护骨骼,还有助于增加人体与阳光的接触时间。比如,可以选择如太极拳、游泳、跑步、快走等,能够减少骨流失,提高身体协调性,防止跌倒。
每天晒20分钟到半小时太阳,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促进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强化骨质。
国寿嘉园更要提醒大家,骨关节要“省着点儿用”,避免生活恶习,保证饮食均衡,定期检查骨密度,为健康“骨”劲儿!
回“嘉”,好好爱护自己
国寿嘉园,中国人寿旗下高品质健康养老社区,已完成在天津、苏州、三亚、深圳、厦门等地布局,涵盖CCRC养老社区、医养精品养老公寓、康养旅居度假基地及普惠型社区居家养老,是市场上少有的拥有“全健康养老业态”管理经验的养老服务运营提供商,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健康养老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95519-7
上一篇:“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