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服务案例
全部 104 公司动态 55 行业动态 8 养老资讯 14 社区生活 17 服务案例 10

住在国寿社区的国家一等功臣:我要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到100岁!

时间:2022-09-30   访问量:1210

住在中国人寿旗下普惠型社区养老项目——深圳国寿·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的陈叔,他是铁甲战车上的一等功臣,更是我们身边的功勋模范老党员。

陈叔,全名陈传芹,1932年出生,曾是一名老师,他不教语文数学,是专教学生开坦克的老师——装甲兵教官。铁血丹心,为国家前线种下了一大片桃李。教室是他的战场,知识是他的武器,他从未出战于烽火,却一直在战斗。


初识坦克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那一年在读高三陈叔本来要在年底参加毕业统考的。10月25日,全国高校暂时停课,鼓励学生响应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带着驰骋沙场的抱负,陈叔放弃报考大学的计划,毅然选择从戎,那一年他18岁。年过九旬的陈叔谈到当年这个选择,眼神仍然充满了坚定的光芒:“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住在国寿社区的国家一等功臣:我要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到100岁!

▲陈叔青年时代留影(照片由陈叔提供)


之后,陈叔加入了赫赫有名的杨得志司令麾下的第19兵团,正式开启了一名装甲士兵的生涯。他所学习的坦克种类主要是当时性能相对优越的苏式T-34中型坦克,造价昂贵,一辆坦克足够买下3架战斗机。它是矛和盾合一的武器,既有强大的火力,又有坚强的防护力、良好的机动性能,在战场上运用坦克发动进攻和追击敌人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坦克兵,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完成多种训练科目、理论和实际操作。

当时许多志愿军士兵都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普遍受限,坦克的理论知识成为了奔赴战场的“拦路虎”。有过高中教育的陈叔很快掌握了理论知识,并在学校协助教员组织士兵学习,一节课讲授两小时,一天共有3节课。陈叔跟我们说:“有一次,朱德总司令亲自来到我的教室视察,并围绕装甲兵培养以及前线战况开了一次大会。”


住在国寿社区的国家一等功臣:我要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到100岁!

▲陈叔向我们展示毕业证书


在校期间,陈叔协助学校为抗美援朝战场培育了一大批装甲战士。细数他教过的士兵,有曾在朝鲜半岛呐喊冲锋、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也有在铁甲洪流中付出青春与热血的人民子弟兵。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一战车学校向兢兢业业培养战士的陈叔授予一等功。

军队以轮战的方式组织一批接一批的士兵入朝,每一批向前线输送一两千人。1953年,在轮到陈叔上战场前,《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陈叔一边为战争的结束感到欢慰,一边也为自己无法奔赴疆场、实现报国志向而遗憾。


参加国庆阅兵

1952年,陈叔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让他参加这一年的国庆阅兵仪式选拔。国庆阅兵对士兵的身高、体型、军姿都有严格要求,经过一番细致的初期考核,他成为了国庆装甲兵受阅方队的一员,前往北京。能够在阅兵场上见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他回想起来仍然激动不已。

为了与国际接轨,当时相关部门的领导还专程请来了前苏联的军事专家为受阅方队授课,定时检查他们训练。训练的3个月正值盛夏,白天踏在晒得发烫的水泥路上,晚上开着探照灯继续训练,结束训练后统一在平房大通铺休息,同样酷热无比。但由于训练实在太累了,每个战士回到宿舍都是倒头就睡。


在阅兵训练场,每天都能听到车轮碾过混凝土路面时发出的轰鸣声。想要站上阅兵仪式的“舞台”,陈叔必须要做到踢出的每一步步幅达到75厘米,脚离地面保持25厘米,步速绝对均匀,军姿绝对标准。日复一日的训练,从清晨到黄昏,再到清晨;军服从干到湿,从湿到干。

1952年10月1日,是陈叔难以忘怀的一天。那天阅兵仪式在上午10点开始,他提前了几个小时就到达天安门东侧指定位置等候了。陈叔回忆道:“那天,是新中国成立3周年,当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群众挥手致意时,天安门前的人民群众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伴随着气势磅礴的军乐和热烈的掌声,陈叔和其他队友一身戎装,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城楼,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水电建设

1964年,陈叔转业,任职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电局,从事水电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初期,国家资金和物资都很匮乏,参加工程建设的工人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非常艰辛,照明要点煤油灯、浇地要靠担子挑……整整半年,陈叔穿梭于机身隆隆沸腾的施工现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参与了小坑水电站项目的修建工作。期间还遇过洪灾,为抢救水电站的设备,陈叔曾三天三夜没睡觉。在他和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水电站顺利建成,结束了当地居民没有电的生活。

坝落曲江,清流一渠。经历四十余年的小坑水电站依旧安全平稳运行,曾为它付出了全部心血的陈叔于1983年被选派至曲江区政府驻深办主任,为两地经济技术交流桥梁悉心竭力,直至退休。


结缘国寿



住在国寿社区的国家一等功臣:我要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到100岁!

▲在老党员活动上,国寿社区养老公司总经理於孝卿为陈叔戴上党徽

陈叔于2021年8月4日陪同老伴入住了国寿·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他说为了照顾患认知障碍的老伴,他陪同入住,有专业团队照顾,他轻松很多。他在这里住得很开心,每天都参加活动,做操、做手工,他也热心帮助其他老人。他近日在接受深圳媒体采访时说:“院长带领护工把我们照护得很好,对老人既尊敬又照顾,她们都是很不错的,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这里从早到晚都有活动,我以前每天都有散步的习惯,在这里的花园也可以散步或者晒太阳……”

他一再表示自己身体还很棒,要争取在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活到100岁,继续为社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一篇:98岁奶奶从香港回来养老,在国寿养老社区成了“学习榜样”!

下一篇:感悟丨 83岁刘医生:一次意外摔倒,“教育”了我……

免费预约

立即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

中国人寿统一客服热线:95519 转 7

国寿嘉园全国客服专线:010-86483330

立即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