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嘉” | 有“嘉”不惧“帕”,让养老生活更安心!
时间:2023-04-11 访问量:1433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是第一位发现该病症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设立“世界帕金森病日”意在提醒全世界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关爱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37%,《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指出,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500万,几乎占到全球患者数的一半。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主要症状包括手抖、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多数患者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帕金森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环境因素:如农业环境中的农药污染、工业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等。
·年龄因素: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
·遗传因素:帕金森病患者亲属发病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饮食习惯:常吃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引起帕金森病。
·头颅外伤:脑部受到重击出血,直接影响身体行动,从而造成帕金森病。
当患者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时,疾病的脑内病理改变已经进入至中期。而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常先于上述运动症状出现。
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
·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紊乱等。
·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流涎等。
·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等。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嗅觉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的第一个症状。具有嗅觉损害的正常老年人未来4年发展为帕金森病的风险增高约5倍,而出现嗅觉障碍的2-4年内转化为帕金森病患者的比例约7%-10%。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1)睡眠障碍的治疗
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RBD)和白天过度嗜睡(EDS)。通常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调整治疗运动症状的药物来改善部分患者的睡眠障碍。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
主要包括便秘、泌尿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对于便秘,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包括多食蔬菜、水果、纤维素、补充液体摄入等,也可通过辅助排便药物,如乳果糖、番泻叶,或增加胃蠕动药物改善症状。
对于泌尿障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或间断性导尿;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增加水和盐分的摄入量,睡眠时略抬高头位,可穿弹力裤,切勿迅速坐起或站立,避免发生跌倒风险。另外,也可以通过药物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3)康复与运动疗法
帕金森病患者容易出现因步态障碍、姿势平衡障碍而频繁跌倒。步态障碍容易出现在患者启动迈步、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窄门口时,跌倒则易发生在转身、起身、弯腰等动作的过程中。
一方面患者可以通过抗帕金森病药物改善症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行走形式,如降低身体重心抬高腿踏步走、大步走、听口令音乐节拍行走,也可以通过人为提供真实(在地面贴胶带,让患者跨越胶带行走)或假想的障碍物(嘱患者做“迈门槛”的动作),让患者做跨越物体的动作使患者症状改善。必要时可采用助步设备或者轮椅辅助,需做好防护。另外,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都可以减轻患者运动障碍,若能够每日坚持,则有助于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年长的患者更需要有人陪伴和专业的护理。国寿嘉园,中国人寿旗下高品质养老社区,围绕“吃、住、医、护、乐、学、游”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倾心倾力打造具有国寿特色、值得托付的养老养生、健康照护及高龄介护等产品服务,以过硬品质赢得市场信赖!
国寿嘉园将坚持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利用区位、品牌、硬件和医养服务优势,为每一位长者提供值得托付的健康养老服务。